堅持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尋找明確思路、解決問題的“金鑰匙”。通過“三會一課”等形式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科技創新的重要論述,佛山照明研究院黨支部與季華實驗室第三黨支部結對共建,形成“聯組學習”機制,開展專題黨課5次、學習“國家工程師獎”獲得者先進事跡2次、組織博士論壇2期,進一步強化了“創新制勝、技術自強”的使命擔當。
佛山照明研究院黨支部與季華實驗室第三黨支部組織博士論壇(第二期)
強化體系建設 打通“四個鏈條”
佛山照明圍繞國家重大戰略部署和照明行業發展趨勢,借鑒國際產學研“硅谷模式”“筑波模式”等成功經驗,構建了“1234”產學研融合體系,即明確“提高創新效率、加快成果轉化”1個目標,實施“聯合開發、技術引進”2種路徑,突出“效益、快速、原創”3個導向,聚焦“聯合體創新、核心技術攻關、科技成果轉化、科技人才培養”4個重點,打通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推動創新資源要素向發展新質生產力聚集,讓科研成果源源不斷地從“實驗室”走向“生產線”,轉化為現實生產力。
佛山照明“1234”產學研融合體系
強化聯合協同 增強“創新勢能”
堅持聯建共建,厚植“產學研用”土壤。
搭建“聯”的平臺。佛山照明與復旦大學、武漢大學等10余所高校及科研院所建立產學研合作關系,在工業設計、智能控制、光健康、新材料等多個照明技術領域廣泛開展合作。
做實“聯”的行動。佛山照明與湛江灣實驗室共建“海洋光學應用聯合實驗室”,協同開展海洋光學及相關系統的研究,聯合申報廣東省重點研發領域計劃“海洋科技”重大專項旗艦項目。
共享“聯”的成果。佛山照明與上海理工大學、復旦大學合作研究的成果分別榮獲中國機械工業科學技術獎一等獎、中國發明協會發明創業獎成果獎二等獎;與清華大學合作推出的“低位臺燈”,獲得中國國際照明燈具設計大賽一等獎。
佛山照明研發低位臺燈
強化成果轉化 提升產品實力
佛山照明開展“我為攀高獻一策”和“百日沖刺,決勝攀高”等主題黨建活動,堅持“書記領題、支部答題、聯合破題”,將黨支部的戰斗力轉化為推進企業攀高向新的“硬實力”。2024年,佛山照明與電子科技大學合作推出首個自主抗干擾算法,有效提升傳感器精確度,推動傳統產品向智能感應產品迭代升級;協同大連海洋大學團隊依托共建的“漁業與海洋專用LED燈具研發與應用工程技術中心”,開發系列新產品14個,在全國各地建設示范基地40多個,幫助解決養殖照明技術難題。
強化梯隊建設 構筑人才高地
佛山照明成立新質生產力研究中心,打造產學研融合主陣地,并依托廣東省博士工作站、科技專家工作站等,積極引進行業頂尖人才和青年才俊,組成老中青結合、跨學科融合的創新團隊,為企業持續創新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撐。佛山照明通過校企合作共建產業學院,深化“實踐教學基地”建設,開展新型學徒制人才培養、訂單式人才培養、工學交替、頂崗實習等,為企業發展注入“源頭活水”。
接下來,佛山照明將強化黨建引領,持續推進“黨建+科技創新”,以更高的標準、更大的力度、更實的舉措縱深推進產學研深度融合,著力突破一批原創技術,加快轉化一批拳頭產品,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不斷邁上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