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近日,省國資委主任、黨委副書記李成帶隊到委對口幫扶點韶關市新豐縣梅坑鎮大嶺村開展調研,走訪慰問脫貧家庭,召開座談會,總結省國資委六年來定點幫扶大嶺村所取得的成果和經驗。省國資委黨委副書記、副主任賀宇參加調研。
調研組一行首先來到大嶺村脫貧戶家庭進行走訪慰問,詳細了解脫貧戶各方面脫貧情況,現場為其解決困難,并鼓勵脫貧戶要保持樂觀向上的精神,堅定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脫貧戶還向調研組吟誦了自己創作的詩歌,以表達對省國資委六年幫扶的感激之情。
座談會上,梅坑鎮和大嶺村有關負責人分別對大嶺村貧困戶脫貧、黨建、集體收入、基礎設施建設等情況進行了匯報。自2016年省國資委定點幫扶大嶺村以來,村民收入水平、鄉村基礎設施、人居環境得到顯著提升。大嶺村建檔立卡貧困戶51戶132人,截至2020年11月底,對比2016年,大嶺村貧困戶年人均收入由4000元增加至15546元,村民年人均收入由6200元增加至18063元,村集體收入由6.3萬元增加至20萬余元。定點扶貧考核綜合評價為“好”,2018年省國資委駐村工作隊榮獲省級“脫貧攻堅突出貢獻駐村工作隊”稱號,2019年大嶺村榮獲“廣東省衛生村”稱號,2020年大嶺村被韶關市評為“美麗鄉村”。
李成指出,六年的幫扶工作,省國資委交上了一份滿意的答卷,圓滿完成了脫貧攻堅任務。尤其是在修路、架橋、供水等基礎設施上,投入了一千多萬元,大嶺村的村容村貌煥然一新;因地制宜發展“大嶺走地雞”“優品采摘園”等產業。努力提升扶貧項目的“造血”功能,鞏固了脫貧成果。宣傳革命烈士李任予優秀事跡,深入挖掘紅色文化,傳承紅色基因,黨建引領脫貧攻堅工作上新臺階。開展幫扶工作以來,省國資委與韶關市政府、新豐縣政府、梅坑鎮政府及大嶺村兩委建立了良好的工作關系和深厚的情誼。
李成強調,接下來省國資委將持續關注大嶺村的經濟社會發展,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一是繼續支持大嶺村的產業發展,提升扶貧項目的“造血”功能;二是繼續支持農副產品的消費幫扶,促進貧困人口穩定脫貧和產業持續發展;三是支持村民的技能培訓,保障村民子女接受教育;四是支持基礎建設,提升人居環境,提高村民幸福指數;五是支持村民拓寬就業渠道,確保村民就業增收穩定。
座談會上,省國資委和大嶺村舉行了剩余扶貧資金交接儀式,大嶺村委干部代表全體村民向省國資委贈送了扶貧工作紀實相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