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見證粵電集團的成長歷程,體現員工與粵電共享發展成果的自豪感,粵電集團組織開展了一年一度的“十件大事”評選活動。經過粵電總部及系統各單位員工的積極踴躍參與和投票,日前,該活動已順利結束,根據統計結果,2011年十件大事正式出爐。
一、召開第三次黨代會,選舉產生新一屆黨委、紀委
2011年1月10-11日,中國共產黨廣東省粵電集團有限公司第三次代表大會召開。會議通過了題為《堅持科學發展 秉承卓越之道 打造益邦惠民的綠色能源集團》的黨委工作報告和題為《圍繞中心任務 強化監督制約 為集團公司深化改革提供堅強保證》的紀委工作報告。會議還確定了集團黨委今后四年的奮斗目標和各項工作部署,并選舉產生了集團新一屆黨委和紀律檢查委員會。
二、與華能聯手收購全球電力公司50%股權
2011年4月11日,華能集團和粵電集團通過雙方合資公司--海外國際興業有限公司(華能控股60%,粵電持股40%),以12.32億美元的股權價值收購了印度GMR集團在全球電力公司(InterGen)中持有的50%股權。此次收購交易的成功,不僅將增強集團發電主業的實力,進一步提高在國際競爭性市場的運作能力、加大國際化的前進步伐;還將提升集團的清潔能源比例,為今后調整電源結構、實現綠色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
三、粵電航運運力邁入百萬噸級行列
2011年2月,5.7萬載重噸新造散貨船“粵電58”輪在中國長航南京金陵船廠投入營運,至此,粵電航運公司總自有運力達到104.92萬載重噸,正式邁入百萬噸級船隊行列,目前總運力為110.63萬噸。新造2艘11.5萬噸超巴拿馬性散貨船也將于2012年年初先后交船,屆時粵電航運公司總運力將達到133.6萬噸的規模。
四、獲得我國首個自主知識產權IGCC發電項目
2011年5月20日,廣東粵電華清煤氣化聯合循環發電有限公司舉行簽約暨揭牌儀式。該公司投資建設的新會IGCC發電試驗平臺項目采用整體煤氣化聯合循環發電技術,是新一代清潔煤發電技術,代表了未來煤電實現高效和接近零排放的主要技術途徑。該項目作為我國唯一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重型燃機試驗基地,其成果將對我國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具有“以點帶面”的標桿示范作用。該項目第一期建成后, 預計每年可轉化18萬噸標煤,對外供應約5.33億千瓦時優質綠色清潔電力。
五、建成投運目前世界最大生物質發電廠
2011年11月14日,湛江生物質發電項目2號機組順利通過72+24小時滿負荷試運行,標志著世界單機容量及總裝機容量最大的生物質電廠全面正式投入商業運營。該項目具有環保、節約資源、惠民、可再生持續利用等優點,其建成投運,標志著粵電在新能源發電領域實現了更大的發展。
六、上網電量首次突破1000億千瓦時
2011年,粵電集團上網電量屢創新高,6月省內可控電廠上網電量首次突破100億千瓦時,達104.29億千瓦時,8月省內可控機組上網電量達114.4億千瓦時,創歷史最高紀錄,全年省內可控電廠上網電量首次突破1000億千瓦時大關。
七、經營業績考核十度獲優
2011年9月,省國資委頒布了十九家省屬企業2010年度經營業績考核結果,粵電集團連續第十年經營業績考核獲得“優秀”。2010年,面對煤價、運價持續高企,發展壓力加大,經營困難增多和廣州亞運會保電工作等挑戰,粵電集團繼續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堅定不移地實施以電為主、相關多元化協同發展的戰略,重點突出抓發電量、供煤、預算管理等工作,經營工作呈現穩步發展、管理有序、基礎加強的良好勢頭。
八、減排再立新功,燃煤電廠全數續摘綠牌
2011年,省環保廳公示了《廣東省環境保護局重點污染源環境保護信用管理試行辦法》評定情況,在經評定的全省428家企業中,粵電集團15家燃煤電廠(省內)全部獲得了誠信企業等級稱號(即綠牌企業)。粵電系統內各燃煤電廠積極探索低碳經濟下的應對策略,為持續提高企業節能減排水平打下良好基礎。
九、開展慶祝成立十周年系列活動,弘揚粵電文化
2011年是粵電集團成立十周年。集團公司黨委制定了《慶祝集團公司成立十周年系列活動工作方案》,組織了系列慶祝活動:開展了“我與粵電同行”征文活動,創作了粵電之歌--《風雨同路》,舉行了書畫攝影比賽和各類文體活動,舉辦了粵電集團十周年成就展和文藝晚會等,全面回顧總結了集團成立十年來走過的風雨歷程和取得的輝煌成就,展示了集團良好的企業形象,極大地激發了員工隊伍的士氣,增強了企業的凝聚力。
十、首次發布企業社會責任報告
2011年7月13日,粵電集團發布了自成立以來的首份社會責任報告,也是廣東省國資系統企業發布的首份社會責任報告。報告詳細闡述了粵電作為廣東最大省屬發電企業,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可持續發展理念,在安全生產、經營管理、綠色環保、社會和諧方面的履責實踐,以翔實的數據、豐富的案例系統披露了企業的經濟、環境和社會績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