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對中國經濟的影響愈演愈烈。與絕大多數處于水深火熱中的企業相比,粵海控股公司當年經營業績卻勢增長,保持了持續穩健的發展態勢,令業界矚目。
亮麗年報凸顯成熟企業素質
翻開該集團2009年經濟指標,一組亮麗的數據映入眼簾:2009年實現銷售收入159.21億元(以下均為人民幣),比2008年的143.71億元同比增長10.8%;實現利潤總額34.62億元,比2008年的21.12億元同比增長64.0%。而從利潤總額增長的結構來看,增量中的經營性因素的凈貢獻占比為78%,非經營性因素的凈貢獻占比為22%。
這說明,在宏觀經濟形勢十分嚴峻、市場環境復雜多變的不利情況下,公司不僅實現了業績逆勢增長,而且增長的決定性因素來自經營效益的提升,增長結構是良性、健康、可持續的。
如果分析業績增長的來源的話,年報數據也令人振奮:2009年該司業績增長的主要貢獻來自幾大主營業務板塊,尤其是供水業務、百貨業務、房地產業務以及啤酒業務為突出。其中供水業務同比增長11.8%;百貨業務同比增長11.4%;房地產業務同比增長312%;啤酒業務同比增長14%。而麥芽、馬口鐵、供電、制革及酒店等五大業務板塊業績回調的幅度也得到了有效控制,未對集團整體業績的增長產生重大負面影響。
無論從整體業績增幅來看,還是從增長結構以及來源來看,詳實有力的數據都強烈地透露出這樣的信息:粵海控股公司企業素質整體已日趨成熟,業已具備了一定的抗風險能力。
業績得益于董事會前瞻性的科學決策
受全球金融危機深度影響,在經濟大環境不景氣的背景下,每位粵海員工心里都清楚,成績首先得益于集團董事會決策的前瞻性、科學性。
早在2009年初,該集團領導就對國內外經濟形勢作出了準確預測,并指導各企業及時采取一系列應對措施。當時,集團董事會專門召開了經濟形勢應對措施會議,對2009年宏觀經濟形勢變化作了全面、深刻的分析,要求各下屬企業班子把握宏觀經濟和行業走勢的復雜變化,根據本企業的實際,及早謀劃因應對策,采取一系列靈活多樣、綜合平衡的經營策略,努力化危為機,并提出“壓庫存、降成本,積蓄資金實力,等待發展機會”的戰略思想。之后,在每季度召開的經營工作匯報會上,集團董事會領導又針對每個企業的具體情況,進行分類指導,謀劃完善具體的經營措施。
正是在集團董事會富于前瞻性的科學決策指導下,該司各級企業依據市場變化情況,及時采取了一系列有針對性的應對措施,因勢利導,化危為機,在嚴峻的市場形勢下實現了經營業績的穩健增長。
業績導源于先進文化和現代企業治理機制的內驅力
多年來,該司大力加強企業文化建設,努力實踐“誠信、廉潔、效益”的核心價值觀,努力培育公平正義的企業人文環境,日漸形成了隊伍的凝聚力和戰斗力;與此同時,遵循制度治企的現代企業管理理念,不斷健全和完善企業治理制度、監管制度,特別是獎懲制度,不僅促進了各項基礎管理工作的規范化運作,而且還形成了有利于激發人力資源潛力的獎罰嚴明、公平競爭的機制。這種企業文化的浸潤和能動機制的驅動,煅造了作風過硬、充滿活力的團隊,形成了粵海獨特的核心競爭力,成為企業戰勝困難、穩健發展的強大動力。
粵海正是依靠先進的企業文化、富有活力的運作機制和作風過硬的團隊所形成的核心競爭力,才使企業不僅能在市場經濟順境中保持平穩發展,而且在逆境中也能抵御住各種經營風險,取得不凡業績。
業績產生于經營管理水平的提升和執行力的加強
有了集團董事會的堅強領導、前瞻性的決策及有針對性的指導,有了富有活力和作風過硬的團隊,也就有了提升經營管理水平和強化執行力的基礎。藉此,經營決策和思路才能有效地轉化為經營管理的實踐,才能夠化危為機,實現逆勢增長。回首2009年各企業的經營管理工作,可以欣喜地看到:各級企業班子帶領廣大員工把外在危機的巨大壓力轉化為自我提升的強大動力,苦練內功,為確保業績提升做了多方面卓有成效的工作:
在因勢利導、化危為機方面,天河城集團及早把握和分析宏觀經濟形勢,大量收集宏觀經濟、零售行業、競爭對手的動態信息,深入研究經濟趨勢和行業動態,為客觀科學地進行經營決策提供有力支持;而粵海地產抓住國家寬松貨幣政策和積極財政政策刺激下的樓市回暖熱銷的機遇,及時調整營銷策略,先后四次提升銷售價格,使銷售業績實現大幅度增長;中山電廠則抓住電力調配機會,積極爭取上網電量。由于預測準確、調整及時,實現了發電收益的大幅度增長,超額完成了預期的經營目標。
在科研技改方面,廣南集團、金威集團、粵海制革等企業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不間斷地進行技術革新和改造,大力開發新產品,優化產品結構,贏得明顯經濟效益;粵港供水、酒管集團通過與高校和科研機構合作,實行重大項目聯合攻關,取得了一批經濟效益附加值高的科研成果。
在六西格瑪推廣應用方面,永順泰集團、天河城集團、廣南集團、粵港供水等企業注重以精細的管理理念提升優化管理質量和水平,改造企業素質,提高管理效率,節約經營成本,成效十分顯著。
在壓庫存、清貨款、保現金方面,廣南集團制訂了原材料采購流程,根據市場變化動態控制合理庫存,以防范經營風險;金威啤酒集團采取鋼性指標進行庫存管理,在短期內實現了庫存的大幅度降低。
在挖潛降耗方面,粵港供水充分利用與地方政府的關系,努力爭取政府資源,節約大量生產成本;永順泰集團下屬各公司在生產成本各個環節上進一步梳理流程,尋找降低生產成本的各項措施,并根據各自實際確定了壓縮成本的量化指標,并將指標分解落實到人,使水、電、煤、汽單耗比08年有顯著下降。
正是這一系列的經營管理措施,贏得了企業的利潤空間,提升了企業的盈利能力,實現了企業的業績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