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金融海嘯的沖擊,從2008年下半年開始,商業集團的商品貿易、現代物流、物業經營與專業市場開發三大主業經營和發展遭受較大的沖擊。占集團營業收入60%以上的進出口業務訂單大幅減少,利潤貢獻較大的市場和物業經營出現租戶紛紛要求減租的情況。面對嚴峻的形勢,集團上下密切配合,堅持穩中求進,嚴控風險,及時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全力應對。
1、深入基層,開展專題調研。從2008年10月份開始,集團領導班子就帶領相關職能部門深入下屬企業或經營一線調研,廣泛聽取職工群眾的意見和建議,深入了解金融危機給企業帶來的影響。在此基礎上,多次組織召開應對危機研討會,強調各企業要密切關注,提前做好防范工作,客觀分析金融危機的兩面性。各單位在看好家園的同時,要克服無所作為的思想,尋找機遇,調整經營結構,儲備項目,伺機發展。
2、優化經營結構,鞏固提高商品貿易規模和效益。一是在穩定原有進出口業務的基礎上調整進出口業務結構,重點扶持退稅率高的商品出口,加大對受金融海嘯影響較小的國際市場的開拓力度,增加自營商品品種,加強與重要出口生產廠家的合作,在資金和結算上給予傾斜,確保業務貨源。二是增加進口業務,提高比重,擴大匯率上升帶來的好處,引進國際名優產品,拓展原材料進口渠道,彌補出口業務下滑的不足。三是擴大名牌優質產品的代理陣容,以配送中心上千個零售終端為依托,利用國際生產廠家和供應商急于開拓中國市場的有利時機,加強與外貿和生產廠家的聯系,選擇優勢品牌,穩定產銷,不斷擴大優質產品的陣容,提高銷售水平。四是繼續推出自主品牌商品,加大研發工作力度,在快速消費品領域不斷推出自有品牌,并通過配送中心向終端配貨,提高自有品牌的市場占有率。五是積極發展電子商務。以“廣東商業網”為基礎,加快電子商貿平臺建設,完善送貨、結算等服務功能,推進網上貿易,促進經營模式的創新。
3、加快轉型升級,增強現代物流業核心競爭力。為進一步提高物業資產價值,充分利用廣州市退二進三政策,力促原有倉庫轉型,將其打造成展貿園,實現倉庫資產向商業資產的轉型;同時,規劃建設新的現代物流園,完善物流園區的布點,引入新的經營理念,擴大增值服務,提供倉儲、運輸、配送、加工、以及綜合配套服務,走資源型和服務型并舉的物流業發展之道。
4、做好物業開發和經營服務,促進資產轉型,提高綜合效益。一是加快綜合開發工作力度。建設經濟型酒店,打造星級度假中心,在此基礎上爭取擴大建設規模,實現資產價值最大化。二是做好已完成升級改造物業的招商宣傳、推廣、策劃、服務等工作,鼓勵合作者采取多種措施投入以改善營商環境,提高物業的出租水平。
5、集中資源,重點突破,切實推進“新十項工程”等項目建設。通過成立廣東廣商現代流通技術服務有限公司對成熟項目進行孵化,并集中人力、財力、物力等資源,直接組織攻關突破,加快項目推進,促使項目盡快上馬,增強“造血功能”。
(來源:商業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