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開展鄉村振興駐鎮幫鎮扶村工作部署,大力推進“千企幫千鎮、萬企興萬村”行動,展現國企責任擔當,廣東聯通與廣東省地方志辦公室聯合組成駐鎮幫鎮扶村工作隊,對口幫扶梅州市興寧市永和鎮,圍繞打造“紅色永和、綠色永和、數字永和、美麗永和”建設目標,充分發揮企業優勢開展駐鎮幫鎮扶村工作,助力幫扶點經濟發展、治理能力提升。
關注民生 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和美鄉村
永和鎮超三分之二為山地丘陵、通信網絡覆蓋弱,為此,廣東聯通投入專項資金規劃建設27個基站,并以鎮區為中心建立綜合接入機房,在鎮區和沙坪、永星等村落實光纖到戶,實現城鄉同網同速,為當地產業發展、數字化賦能鄉村治理能力提升奠定基礎。
永和鎮千兆光纖部署光纜施工現場
為提升鎮政府火災防控、兒童防溺水等風險的預警及處置能力,廣東聯通在永和鎮500家“三小”場所(即小檔口、小作坊、小娛樂場所)安裝智慧煙感報警系統,在山林路口、水庫等位置安裝了“鄉村衛士”遠程監控系統,從而改變了依靠人力巡邏、投入大且效率低的傳統方式,通過AI實現對鎮區、森林和水塘的遠程監控和安全告警提示,極大減輕永和鎮的基層管理壓力。
富民興村 多措并舉助力鎮村經濟發展
在定點幫扶點沙坪村,為激發經濟活力,增強造血功能,廣東聯通積極籌集資金,通過建設光伏發電項目、興建廠房引資建企、盤活村委資產出租增收等一系列措施,使村集體經濟從駐鎮幫鎮扶村工作隊進駐前的3000元/年增長到超20萬元/年,并有效解決了村民們的就業問題。
沙坪、仁里、永星等村的光伏項目相繼并網發電
此外,廣東聯通還創新性推出通信合作社模式,其主要特點是由聯通與幫扶單位、村委共同合作:聯通負責提供低價優質的通信業務服務;幫扶單位通過投資助力村委建設村內寬帶網絡,實現千兆寬帶到戶,村信息化水平提升;村委則負責宣傳組織引薦有需求的村民入社。
通信合作社的成立使村民日常通信費用支出降低了30%至50%,在永和鎮沙坪村、永星村、新中村,現入社成員已超百戶,對應村委獲得的話費分紅超2萬元/年。隨著更多村民的加入,村里得到的分紅還將不斷提高,村集體經濟自身“造血”功能顯著增強。
數字賦能 發揮優勢提升基層治理能力
永和鎮有超50%的黨員在外務工,無法規范參加組織生活。廣東聯通開發了沃視通智慧黨建平臺,包含線上“三會一課”、人臉識別簽到、線上投票、電子會議紀要、黨建數據統計、黨建活動宣傳等六大功能,實現外出務工黨員“流動不流失,離鄉不離黨”。該平臺得到當地鎮黨委、村黨支部的充分認可,現已服務梅州、江門、清遠、湛江、河源等16個地市近千條村,超5萬名黨員。
圍繞提升鎮域服務能力,廣東聯通協助鎮政府建設應急指揮中心,集成“鄉村衛士”“智慧煙感”等系統的實時數據,實現態勢分析監控,為基層政府高效決策和精準施策提供服務支撐,一旦出現火災等風險隱患,也能快速定位并通知到相關人員,政府應急事件響應速度顯著提升。
鎮政府應急指揮中心監控大屏
除永和鎮之外,廣東聯通還深入踐行央企責任擔當,致力打造數字化賦能鄉村振興新模式。在廣州南沙,搭建的水產種業大數據中心,為農產品市場定價、需求預判提供數據支撐,助力銷售效益最大化。在陽江陽西,“數字漁船管理系統”為3646艘涉漁鄉鎮船舶配置“一鍵呼救”功能,開啟出海護衛新模式。在揭陽普寧,基于農業產業鏈大數據平臺對氣候土壤、市場售價等的監測分析,青梅果農及時采取應對措施,促進青梅產業種得好、管得好、賣得好、服務好……
接下來,廣東聯通將繼續以梅州市興寧市永和鎮為示范幫扶點,聚焦“三農”重點場景,以數字能力賦能城鄉協調發展,促進鄉村振興,為助力“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貢獻更多聯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