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粵韻匠心,藝鑄華章——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廣東工藝美術大展”在白鵝潭大灣區藝術中心圓滿閉幕。本次大展展期約一個月,由廣東省委宣傳部指導、中國工藝美術協會支持,廣東省文化和旅游廳、廣東省廣輕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共同主辦,大展集中展示了新中國成立以來廣東工藝美術的發展成就,參觀人數超10萬人次。
廣東工藝美術大展現場
以獨特視角表達廣東文化成就
本次大展分為“海絲遺珍”“綻放新生”“改革繁榮”“勇攀新高”“美美與共”等五個展區,共同講述了廣東工藝美術從傳統到現代,從地方到世界的演變故事,展現廣東工藝美術的深厚底蘊與時代風采,共同構建了75年波瀾壯闊的歷史篇章,進一步堅定文化自信,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強大精神力量。
各具特色的主題展區
“海絲遺珍”展區展現廣東與海上絲綢之路的歷史聯系和地域特色
“綻放新生”展區彰顯新中國成立后廣東工美的復興與創新活力
“改革繁榮”展區突出改革開放以來廣東工美的經濟作用與技藝傳承
“勇攀新高”展區匯聚廣東工美在國內外獲得的榮譽展現技藝與藝術新高度
“美美與共”展區強調廣東工美的多樣性與包容性,展示跨地區、跨民族工藝美術交流與合作
以精品力作展現行業風采
本次大展共展出包括不同時期的工藝美術精品近200件(套),涵蓋雕刻、陶瓷、漆器、家具、金屬、結繡、剪紙、編織、印染、新興工藝美術等十余個門類,其中不少是國內外獲獎的文化精品,作品題材廣泛、形式豐富,具有極強的藝術表現力。
大展作品題材廣泛、形式豐富
值得一提的是,15件(套)潮玩也在本次大展同步“上新”,有展現傳統婚姻的國風金屬立體拼圖、與中國傳統文化結合的動漫機甲、結合珠寶鑲嵌和琺瑯彩的生肖獸首等,彰顯了工藝美術的傳承與發展,展現了傳統文化內化創新后更具活力的未來。
新質工美作品呈現創新活力
參與本次大展共有9名國家級非遺傳承人,6名省級非遺傳承人,2名亞太地區手工藝大師,33名中國工藝美術大師,33名省級工藝美術大師,參展作者中曾經獲過“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的作者有6人。
以數字技術延遞大展精髓
本次大展還制作了數字化線上展廳,通過三維建模、VR、AR、數字技術等高科技手段的結合,1:1還原了大展展示現場,打破時空界限,承載有溫度的工藝美術精品,讓所有文物和現代精品通過線上數字展廳的形式永久留存。
觀眾可通過手機、電腦等終端平臺隨時觀看,點擊作品可放大縮小,作品的簡介也可一目了然,讓觀展者隨時隨地都可以觀賞工美之美。
線上數字化展廳
廣東工藝美術歷史悠久、品類繁盛、瑰寶如云、大師輩出,在全國工藝美術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是嶺南文化寶庫中一顆璀璨明珠。
未來,廣輕控股集團將秉承“傳播工美文化 服務美好生活”的初心使命,搭建平臺、構筑生態,為推動廣東工藝美術及文化創意產業高質量發展不遺余力,為廣東建設更高水平的文化強省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