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是全國低碳日,今年的主題是“綠色低碳 美麗中國”。
近年來,環保集團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積極響應國家“雙碳”目標,加快推進綠色環保主業轉型升級,布局綠色低碳業務,為綠美廣東生態建設貢獻智慧和力量。
下屬企業廣業投資普寧公司(以下簡稱“普寧公司”)作為環保集團固廢處置業務核心企業,緊跟國家戰略部署和政策導向,積極踐行企業使命擔當,一方面,鞏固固廢焚燒發電等傳統優勢產業,穩經營、挖潛能、增效益、提產能;另一方面,積極開拓“新賽道”,通過產業鏈延伸、技術創新、數字化建設等手段,實現節能降碳,向“綠”而行。
以資源集約利用賦能低碳治污
普寧公司依托固廢焚燒發電等傳統優勢產業,積極延伸產業鏈,實現降低治污能耗、提升治污能力的目的。
普寧公司推動“熱電聯動”,利用鍋爐余熱進行供熱,在主蒸汽聯絡母管上接出一路中溫中壓蒸汽管道,經減溫減壓后,供給到周邊合作的紡織定型廠,冷凝后的蒸汽及冷凝水還可回收利用,不僅降低了能源耗損,還增加了企業效益。
供熱中溫中壓蒸汽管道
除此之外,普寧公司還加緊推進碳匯資源開發項目,通過挖掘生物質能業務碳匯潛力,核算年均碳減排量,并委托相關單位分別開展中國核證自愿減排量(CCER)和國際自愿碳標準(VCS)申報登記和交易工作。隨著相關政策和核準審批進一步完善推進,生態效益進一步向經濟效益轉化,預計一、二期項目碳減排量共約18.2萬噸/年。
以技術創新賦能低碳增效
針對固廢產業發展的重點、難點、堵點,普寧公司始終把技術創新作為重要應對之策,實現提技術、挖潛能、增效益。
普寧公司與廣東工業大學、暨南大學等共建合作實驗室、產學研基地,在先進環保技術領域開展產學研合作。借助現役發電機組的高效發電系統和耦合生物質發電關鍵技術的研究進行成果轉化,對工業固廢垃圾、陳腐垃圾、污泥等發熱量較低、水分較高、不可直接焚燒的垃圾進行協同處理,在彌補垃圾入場量不足的同時,助力實現城市垃圾應收盡收。
普寧公司通過建立節能降耗工作長效機制,發動全體職工積極參與技術創新,鼓勵職工在工藝設備技術中找短板,在生產經營管理中查漏洞,將“漏點”轉化為“創效點”。
2023年以來,普寧公司陸續上線了循環水泵及輸灰渣裝置運行優化、水庫取水泵變頻運行改造、中水系統項目技改精準投藥等20多項優質技改項目,實現企業運維能耗大幅下降,同比節省電耗約12200千瓦時/天;節約自來水用水量2000噸/天;石灰、氨水、活性炭等單耗同比往年下降25%至50%不等。通過創新技改及節能、節耗,企業全年節約成本近500萬元。
以數字化建設賦能低碳運營
“數字化”正成為“點亮”低碳治污、科學管理的新模式。2022年底,普寧公司實施數字化轉型戰略,開展了智慧環保平臺的建設。
智慧環保平臺
普寧公司通過對系統平臺“統一規劃、統一標準、統一建設、統一管理”,實現對各生產區域多業態場景下的生產運營要素進行智能調度、遠程巡守、綜合管理,提高企業運營管理水平,降低人工成本和資源消耗,實現低碳運營管理的目的。
未來,普寧公司將聚焦主責主業,堅持節能降碳,進一步推動管理效率、經營效益、建設效能,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大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