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作為日常飲食中不可或缺的調味品,其攝入量對青少年的健康成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一直以來,鹽業集團以實際行動“鹽”守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在健康用鹽標準的普及和食鹽科普進校園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
青少年用鹽標準:守護孩子健康成長
青少年時期若過量攝入鹽分,可能會引起高血壓、肥胖等問題,對孩子的身體健康和成長造成嚴重影響。因此,了解并掌握不同年齡段科學合理的用鹽標準顯得尤為重要。
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的建議,2歲至3歲幼兒每天攝入的食鹽量不超過2克,4歲至6歲幼兒每天攝入的食鹽量不超過3克,7歲至10歲兒童每天攝入的食鹽量不超過4克,11歲及以上兒童和成年人每天攝入的食鹽量不超過5克。嚴格控制鹽分攝入,從小培養孩子低鹽飲食的習慣,是構筑青少年健康成長防線的關鍵。
科學用鹽不超過5克
科普進校園:共筑青少年健康防線
自2024年以來,為了普及食鹽安全知識,培養青少年安全用鹽、健康用鹽的生活方式,鹽業集團各地市公司在“中國學生營養日”“國際兒童節”“防治碘缺乏病日”“世界兒童日”等特殊日子深入校園,開展了一系列形式豐富的健康用鹽科普活動。這些活動不僅限于傳統的講座形式,還創新性地融入了知識問答、互動體驗和實驗展示等多種方式。例如,科普人員通過現場演示加碘食鹽變紫的化學實驗,幫助學生們學會辨別食鹽是否加碘,使他們在趣味橫生的科普活動中掌握健康用鹽的知識。
同時,為保障校園的飲食安全,鹽業集團各地市公司積極配合市場監督管理局,對200余家中小學和幼兒園進行了食品安全檢查,為青少年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鹽業集團食鹽科普進校園
粵鹽生態創意園:研學旅行新高地
目前,鹽業集團正在中國大陸最南端的徐聞加快建設國內獨具特色的海鹽博物館,并協同當地規劃打造一座集科普、研學等功能于一體的粵鹽生態創意園。徐聞鹽場擁有悠久的歷史和獨特的“十二道古法制鹽技藝”,這項技藝已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歷經七代師徒傳承,具有極高的文化價值和教育意義。
海鹽博物館和粵鹽生態創意園將這一非遺技藝與現代科技有機集合,讓孩子們可以親眼見證從海水到食鹽的奇妙轉變過程,親手參與制鹽體驗,領略非遺技藝的魅力,從而全面提升他們的綜合素質。這種方式不僅有助于傳承和發揚非物質文化遺產,還為青少年提供了一個寓教于樂的學習平臺,讓他們在游玩和實踐中掌握科普知識。
海鹽博物館及鹽田的設計概念圖
未來,鹽業集團將繼續踐行“小產品、大民生、重責任”的行業使命,進一步提升食鹽科普教育水平,全力守護群眾“舌尖上的安全”,多措并舉助力健康中國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