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5-12-16 10:00:00
地點:人民網
簡介:
2015年12月16日10:00,政府網站普查工作專家張少彤做客人民網強國論壇,以“第一次全國政府網站普查結果解讀”為題與網友進行在線交流。
訪談背景:
2015年3—12月,國務院辦公廳組織開展了第一次全國政府網站普查。12月15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第一次全國政府網站普查情況的通報》,公布了第一次全國政府網站普查結果。全國政府網站普查工作總體情況是怎樣的?取得了哪些成效?還存在哪些問題?未來將會有哪些整改措施?為此,人民網邀請政府網站普查工作專家張少彤在線解讀。
張少彤:
各位網友,大家上午好!我是張少彤。
主持人:
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第一次全國政府網站普查情況的通報》請問全國政府網站普查工作總體情況是怎樣的?取得了哪些成效?
張少彤:
今年3月份,國辦印發國辦發[2015]15號文件,啟動第一次全國政府網站普查工作。分成四個環節:一是統計摸底環節,4月底之前各級政府及其部門,以及參公管理的事業單位填報開辦網站的情況。二是檢查整改環節,8月底之前主辦單位進行自查整改,組織單位進行檢查復查。三是抽查核查環節,6~10月國辦對各級政府網站整改情況進行抽查。四是通報總結環節。
取得的成效包括四個方面:
一是摸清了全國政府網站的底數。截至2015年11月,各地區各部門供開設政府網站84094個,其中當前正常運行的66453個,發現嚴重問題并關停上移的16049個,正在整改的1592個。正常運行的網站中,國務院部門及其內設、垂直管理機構網站2295個,占比3.45%,省級政府部門2699個,占比4.2%,市級政府部門15826個,占比24.67%,區縣政府部門及以下45275個,占比70.57%,省內垂直部門網站358個,占比0.56%。全國政府網站的基本信息形成數據庫對社會開放。
二是全國政府網站整體水平有了較大幅度的提升,“不及時、不準確、不回應、不實用”等問題基本得到遏制。全國抽查合格率達到90%。省部級門戶合格率為100%,市縣級門戶合格率超過95%。為下一步創新發展,提升各級政府履行職能的能力,提高綜合治理能力夯實了基礎。
三是初步建立起政府網站健康運行的管理機制和監督問責機制。進一步明確了網站主管、主辦單位的責任。建立了“全國政府網站信息報送平臺”,使得工作要求傳遞及情況溝通的效率大大提高。建立網站健康運行情況的自動化監測手段,能夠實時診斷網站存在的健康問題。建立了網民糾錯監督和不合格網站的通報問責機制,中國政府網,及湖南、貴州等地方建立糾錯欄目和曝光臺,北京、安徽等地對問題網站定期通報并將普查工作納入對機關績效考核。
四是,推動一些地方和部門積極探索“互聯網+政務服務”的創新實踐。浙江省、農業部、稅務總局等,整合資源,拓展服務、優化功能,不斷提升政府網站的服務能力。
主持人:
對于在普查過程中共發現421家問題網站中,主要問題都集中在哪些方面?對于這些問題網站將會采取哪些督促整改措施?
張少彤:
421家不合格網站占全部抽查網站數量將近一成的比例,相比普查開展之前,我們抽查發現的不合格網站比率30%~40%,已經大幅下降了。
主要問題集中在三個方面:一是空白欄目數超過5個,存在太多“開天窗”的問題,一些網站建立的工作動態、服務主題等欄目沒有內容,甚至有些網站連機構職能、領導介紹都是空白。二是首頁長期不更新,基本上是超過2個月不更新。首頁是政府形象和工作作風直接體現,給用戶造成不良的感受。三是長期不更新的欄目數量較多,一些部門網站對工作計劃、人事信息、財政資金信息、工作進展等欄目更新維護差距較大。
整改措施,主要包括:一是加強問責曝光,引起領導重視,對保證網站正常運行維護的人力資金投入加大力度。二是加強內容保障的制度機制建設,明確內容的保障主體和責任。三是優化網站欄目設計,推進基層網站向上級機關的平臺遷移,形成合力辦好網站。
主持人:
目前正在整改的1592個政府網站,整改進度如何?要求的整改期限是怎么樣的?
張少彤:
目前整改的1592個政府網站,是一個動態的數字,針對某些政府網站填報的整改時間過長的問題,國務院辦公廳進行了清理,整改時間在2016年7月份以后的這些網站進行了清理。目前,從自查整改過程中來看,初步統計,填報整改的政府網站平均整改時間為半年左右,這里面涉及一些技術平臺建設、保障責任的劃分、離清需要一定的時間。填報的需要整改的網站大多數已經完成了整改,關停上移的1萬6千家里面相當一部分是已經整改后的。政府網站整改完成后,隨時申報開通運行。
主持人:
《通報》顯示,省部級政府網站抽查合格率100%,市縣級政府門戶網站合格率95%,其他政府網站合格率達到80%以上,請問這里的其他政府網站指的是那些?從地域上看,北京、上海等地政府網站合格率超過95%,而山西、遼寧等地政府網站合格率低于85%,請問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是什么?
張少彤:
其他網站是指的省、市、縣的部門網站,參公管理的事業單位網站,以及鄉鎮街道網站。
原因是多方面的。
工作基礎不同。北京、上海等地,以往網站工作就組織比較順暢,網站發展水平相對較高,形成了好的基礎,有一支隊伍負責這項工作,行動起來比較快。有的地方體制機制不順,信息傳遞慢,反饋慢,沒有專門的人員負責網站工作。
重視程度不同。北京等地,把普查工作和網站建設情況納入對行政機關的績效考核,基層政府網站建設的整體重視程度比較高,執行力強。合格率較低的地區,由于重視程度不高,很多基層網站暴露出工作作風不嚴謹不務實的問題。相對而言省部級門戶內容更多,基層網站相對簡單,基層網站不合格率卻更高,主要還是重視程度和工作作風的問題。
工作方法不同。浙江、江蘇、稅務總局等地和部門,通過推進集約化建設方式加快問題網站的整改。統一提供技術平臺支撐,整改的時間得以有效縮短。
主持人:
讓人詬病的一些政府網站存在的信息更新不及時、信息發布不準確、互動情況不回應、辦事服務不實用等"四不"問題,現在整頓的情況怎樣?未來將會建立哪些長效機制來徹底根治這些問題?
張少彤:
通過網站普查,群眾反映強烈的“四不”問題明顯減少,基本消除了“僵尸網站”、“睡眠網站”的現象。
一是信息更新更加及時。網站“開天窗”的情況有較大改善,空白欄目數由普查前平均每網站約20個降至2.3個,降低了88.5%;更新不及時欄目數由普查前平均每網站15個降至5.5個,減少了63.3%。
二是內容準確性普遍提高。網站首頁不可用率從普查前的12.8%下降到3.6%,降低了71.9%。鏈接不可用情況從普查初期平均每網站196個,降低到23.4個,降低了88%。普查前被頻頻曝光的嚴重錯別字問題明顯減少,辦事表格、材料清單、收費標準等不準確問題數由平均每網站17個減少到2.3個。
三是互動不回應現象顯著改善。政務咨詢渠道開通率由普查前的57%,上升到85%。公開回復信件數量由普查前平均每網站27條,增加到110條。一年內開展調查征集活動的次數,由普查前平均每網站不足一次,增加到四次左右。
四是辦事功能不斷完善。95%以上的政府門戶網站規范了辦事指南的基本要素,對公眾關注的事項名稱、設定依據、申請條件、辦理材料、聯系電話等內容進行了細化,規范展現,提高了辦事指南的準確性、可用性。
未來解決“四不”問題的長效機制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
一是要建立常態化的監測機制,對問題網站定期通報、曝光,形成高壓態勢,提高主管部門的重視程度。
二是建立群眾監督、用戶糾錯的機制,通過社會監督使得問題網站沒有藏身之地,形成推動政府網站健康發展的良好的輿論監督氛圍。
三是制定規范。對政府網站建設管理和創新發展中體制機制問題、投入保障等問題,提出明確要求。
四是采用科學合理的方法提高各級政府履職能力。比如通過推進集約化建設,使得技術支撐更加有力,網站建設效率更高。
主持人:
從這次政府網站普查過程中,除了重點解決"四不"問題,還發現了哪些問題?存在這些問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張少彤:
普查過程中暴露出來的問題主要集中在基層網站,基層網站相對是重災區。主要原因是,基層網站的重視程度不夠,一些網站沒有專人管,沒有基本的投入,保障能力存在嚴重的問題。需要通過更加科學合理的辦法,提高各級政府網站履行職能的能力。比如加快推進集約化建設。
同時也看到一些網站簡單刪除欄目的方式進行整改,從原來的胡作為,變成不作為,問題性質依然沒有改變。這就需要國家加強標準化規范化的管理要求,明確哪些欄目和內容是必須要提供的。
整體來看,政府網站的服務水平還要進一步提升。政府網站的資源比較分散,用戶使用獲取信息服務還是會有一定障礙。下一步要加強資源整合,形成部門合力,辦好門戶網站。 [10:21]
主持人:
政府網站普查過程中,哪些單位做的比較好,能否給我們簡單介紹一下一些網站比較好的做法和經驗?
張少彤:
一些地區和部門在普查工作中積極探索實踐,積累了一些有效實用的工作方法。
比如貴州推動普查協調工作責任落實到人,每天電話咨詢,督查各市州工作進度,完善溝通機制,提高普查人員問題信息識別和處理能力。湖南省設置了曝光臺,邀請網民對政府網站糾錯,被曝光的問題要求網站限期整改,強化了政府網站社會監督功能。海關總署將培訓和信息填報工作結合起來,集中安排時間現場答疑、現場錄入、審核信息,有效縮短了工作周期。稅務總局組織稅務系統網站交叉互查,在自查整改的基礎上,將每四個省級稅務機關分成一組,采用在線檢查的方式,對組內其他單位網站進行交叉檢查,發現了問題要求立即整改,并注重借鑒先進經驗、取長補短,做好本單位網站建設管理工作。四川、北京等地完善了督查考核機制,將普查工作納入2015年對行政機關的績效考核。浙江省以集約化建設引領整改,將自查整改工作與政府網站集約化建設相結合,提出了省、市、縣三級政務服務一張網建設的要求,切實減少網站重復建設和多頭維護現象。
主持人:
在政府網站普查過程中,涉及到大量的數據統計,如何確保這些數據的真實性和準確性?
張少彤:
首先,普查的指標很明確,基本所有指標都做到了定量化。這是保證結果真實準確的重要基礎。
第二,我們在實際工作中比較注重技術方法的科學性合理性。比如說,監測平臺在不同的運營商網絡里面部署探測點。對采集到的問題數據進行二次、三次核對校驗,盡量消除網絡干擾的影響。
第三,采用了多次交叉檢驗的方式,提高人工打分結果的準確性。每個發現的問題都留有截圖,留有網址,便于核查。
主持人:
第一次全國政府網站普查工作對提升我國政府網站的公信力與社會影響力發揮了哪些作用?
張少彤:
通過普查工作,明確了各類欄目、各類服務的更新頻率要求、內容要素要求,易于執行易于檢查。很多沉睡的網站被喚醒了,很多欄目得到更新維護,用戶咨詢信件的解答回復更迅速,更有保障,這些實實在在的成績本身就是維護和提升政府公信力的最有效的措施。
更重要的是形成了可持續發展的保障機制。通過政府通報、媒體曝光等手段,提高了各級政府網站主管部門、主辦單位的重視程度,加強了必要的投入。機制上不斷健全完善,推動政府適應互聯網時代的發展規律,為利用互聯網手段提高政府治理能力夯實基礎。
我們建議,常態化的監測、用戶的監督機制要進一步加強,以鞏固普查取得的成果,真正形成制度化,可持續發展的保障機制。進一步加強標準規范的建設,使得政府網站管理保障更加精細化。從履行職能的角度,必須開設的欄目和功能都有哪些,網站公開、互動、服務等工作過程的規范是什么,要逐步明確,進一步提高政府網站的權威性、服務能力和影響力。
張少彤:
感謝大家的理解與支持,祝愿各級政府網站在2016年取得更大的進步。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