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下午,京藏國家高速公路那曲至羊八井段通車儀式在西藏那曲舉行。
廣東省交通集團下屬廣東華路交通科技有限公司為這條“新天路”帶去了一把5噸重錘,更把廣東交通人的敬業奉獻精神夯筑在世界海拔最高的高速公路上。
華路公司承擔那拉高速那羊段路面施工技術咨詢、房建基樁檢測,以及當雄至羊八井段的試驗檢測、交工驗收等工作。
在雪域高原奮戰的日日夜夜,廣東華路人實現西藏樁檢業務低應變動測法、超聲波法、抽芯法、基樁高應變法和單樁豎向靜載試驗等五種方法的全覆蓋。其中,基樁高應變法和單樁豎向靜載試驗在西藏交通項目中首次應用。
在高原開展基樁高應變法檢測,實施難度極大,不僅需要回廣東特殊定制一把5噸的重錘,還要連同導向架一起運到項目工地。
當時定制的5噸重錘,長寬均為0.75米,高1.28米,導向架總高5.6米。華路公司租車歷時7天,穿越4000公里,從廣東直接運到西藏項目點上。
設備運到西藏后,當地無法找到專業的輔助安裝隊伍,檢測人員自己動手,完成了所有檢測基樁的重錘吊裝和傳感器安裝。
之后,這套檢測方法在那羊高速全線得到推廣,不僅減輕了戶外作業強度,還扭轉了傳統的靜載試驗受限于高原天氣多變、試驗過程時間長變數多的局面,有效提高了檢測質量和效率。
那曲工地海拔4500多米,天氣復雜多變,晝夜溫差大,中午溫度20多度,凌晨溫度驟降至0度左右。
在項目實施過程中,每根樁靜載試驗的加載和卸載過程歷時50多個小時且不能中斷,需要長時間的戶外連續作業。華路公司檢測團隊連續奮戰,不少工作人員出現高原反應情況,但仍然在現場通過吸氧堅守不離崗。
2020年6月16日傍晚,檢測現場突遭大風、驟雨極端天氣,現場設備雖已用防水棚布遮蓋防護,但因風勢太大,幾十斤重的防護雨棚被風吹倒,棚布被風吹走。此時眼看即將天降大雨,如果加載裝置被雨淋濕會導致設備短路損壞,已經進行到一半的試驗將被迫中斷,幾十個小時積累的工作成果就要白費。檢測團隊立即全體出動,頂著狂風修復和加固雨棚,終于在大雨落下前加固好了設備雨棚。
傾盆大雨落下時,大家先確認雨棚穩固、設備安全后,再回到現場臨時搭建的板房避雨,回到板房大家的衣服都已經濕透,但大家心里都明白交通人就得這么干。
此后檢測團隊又經歷了冰雹等極端天氣,但大家積累了經驗,準備也更加充分,避免了極端天氣對測試的影響。
為了搶抓工期,大家起早貪黑,利用下雪的間隙完成外業工作,回到駐地仍堅持加班加點,甚至邊吸氧邊完成數據分析和報告編制。
憑著敢打敢拼的精神和精湛的業務技能,最終用時22天完成了原計劃35天完成的61跨橋梁荷載試驗檢測任務,不僅節省了約三分之一的工期,更為項目如期通車爭取了寶貴時間。
從2018年起,華路公司黨委選派了10余名黨員在內的30多名技術骨干相繼奔赴西藏,奮戰在那羊高速的技術咨詢、樁檢、荷載、錨下預應力檢測、交工驗收等各條戰線,為保障那羊高速建成通車奮戰了1000多個日日夜夜。
2020年,在瀝青路面完工總結大會上,西藏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那羊公路項目指揮長旺杰次仁,特意向華路公司道路研究所團隊全體咨詢人員獻上潔白的哈達,表達祝福和謝意。
2021年8月21日,G6京藏高速公路那曲至羊八井段通車試運行。至此,全長295公里的G6京藏高速公路那曲至拉薩段(簡稱那拉高速)全線通車,西藏的高等級公路通車總里程達1105公里。
這是首條連接西藏自治區首府拉薩和藏北草原的高速公路,通車后,拉薩市與那曲市之間的車程由過去走國道109線需要6個多小時,縮短至現在的3個小時。
這條全新的“高原天路”,途經草原、濕地、雪山、湖泊,景色壯美,令人嘆為觀止。
那拉高速公路是《國家公路網規劃(2013-2030年)》G6北京至拉薩高速公路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交通運輸部和西藏自治區“十三五”公路發展規劃的重點項目,也是青藏大通道擴容升級的重大工程,是西藏融入“一帶一路”區域經濟一體化、建設面向南亞開放大通道的重要基礎設施,在國家和西藏公路網中具有極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